检出阳性!24岁小伙这个习惯太“生猛”,结果确诊了!专家提醒
近日,小张在姐姐陪同下来到浙江宁波市中医院急诊。他称十天前开始胸口闷、偶尔咳嗽,以为是感冒,吃了几天感冒药未缓解,还发起烧,体温最高38.4℃。胸部CT显示其左侧胸腔有大量浑浊积液,压迫肺部引发气胸,不符合普通肺炎特征,当天被收治入院。
近日,小张在姐姐陪同下来到浙江宁波市中医院急诊。他称十天前开始胸口闷、偶尔咳嗽,以为是感冒,吃了几天感冒药未缓解,还发起烧,体温最高38.4℃。胸部CT显示其左侧胸腔有大量浑浊积液,压迫肺部引发气胸,不符合普通肺炎特征,当天被收治入院。
2025年11月1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肺炎日”。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和食欲下降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但很多人对肺炎的认知存在误区,反而延误了治疗或忽视了预防。借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
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场流感可能导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流感感染后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由此会造成和引发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
提到肺炎,大家第一反应是咳嗽、发烧,典型的肺部感染可能会有一些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咳黄痰、咯血痰,甚至还会有胸疼等表现。陈鹭玲主任解释,发烧实际上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与病菌“斗争”,但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2日讯 2025年11月12日是第17个世界肺炎日。正值秋冬交替之际,气温逐渐降低,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12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护肺指南”,提供科学知识与实用建议,帮助市民筑牢健康防线,平稳度过这个冬天。
今天(11月12日)是第17个“世界肺炎日”。肺炎,这个常被称为“被遗忘的杀手”的疾病,我们该如何科学识别、有效预防?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又该如何应对?下面一起来关注。
打开加湿器,空气湿度增加,当空气湿度在适合人体的范围内时,并不会导致健康问题。
中源协和10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中源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VUM02注射液用于治疗肺炎后进展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获批开展IIa期临床研究。
“烂苹果削一半还能吃?”——这句话要是搁在爸妈嘴里,八成得挨顿骂,可换成大S,当年杂志标题居然写“惜福女神”。如今人一走,旧片段被翻出来,弹幕里全是“怪不得”“早该想到”……听着刺耳,却也没人敢打包票说:烂水果真跟她这次扛不住的肺炎有直接关系。
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有一种来势汹汹的疾病,被医生们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简单来说,就是肺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炎症海啸”淹没了,患者的肺像浸水的海绵,无法正常工作。
五月的傍晚,58岁的张明华像往常一样在小区散步,却突然感到一阵胸闷气短,他停下脚步,扶着栏杆喘息。“可能是年纪大了,累着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连日来,全国多地气温下降,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其中老年患者占比显著上升。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且常合并基础疾病,肺炎不仅发病率高,还易发展为重症。为此,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余慧特别定制了一份老年人肺炎预防
氨溴索确实是呼吸科里出镜率非常高的药,被许多医生戏称为“呼吸科的万金油”。
“我体育课跑不动,老师一凶我,我就特别难受……”心理咨询室里,一位总是考第一的“学霸”女孩,谈起体育课便泣不成声。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别人家孩子”的真实困境。
近日,听一朋友说他两个同事几乎同时感染了流感,一个发烧两天后自愈,而另一个却发展成重症肺炎住进了ICU。除了年龄和基础疾病差异,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浮出水面:肠道菌群健康状况。两天后自愈的那位常年喜欢吃蔬菜和发酵食品,而发展成重症肺炎的那位是“无肉不欢”的外卖
近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PharmaniagaBerhad的全资子公司PharmaniagaLifescienceSdn.Bhd.(以下简称“PLS”)就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
黄晓明早年北影毕业,靠《神雕侠侣》里的杨过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夜宴》《风声》稳住一线地位。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
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期,其中肺炎是家长们最担忧的问题之一。儿童肺炎并非由单一病原体引起,常见的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了解它们的区别,学会科学防治,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